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仍然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肿瘤发生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尚未完全阐明,部分原因是缺乏模拟乳腺癌发展的人体研究模型。
中山大学丁俊军、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学院白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黄东锋、广州国家实验室索生宝共同通讯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Human iPSC-based breast cancer model identifies S100P-dependent cancer stemness induced byBRCA1mu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中生成功能性乳腺样细胞(MCs)的方法。
iPSC-MCs在细胞、转录和功能水平上与人类原代MCs非常相似。利用该方法,该研究利用携带生殖系BRCA1突变的患者来源iPSCs构建了乳腺癌模型。患者iPSC-MCs重现了乳腺癌细胞的转录组、临床基因组改变和致瘤能力。该研究还鉴定出S100P是突变BRCA1下游的一个致癌基因,可促进癌细胞干性和肿瘤发生。该研究为研究乳腺癌肿瘤发生机制和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建立了一个有前景的系统。

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i2370?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一审:白津 , 二审:王刚 , 三审:张青)